从黄金国到老鼠仓,易方达频现后继者

无论身处什么时代,黄金国中的“淘金者”,都会络绎不绝。
文|刘维
编辑|吴桐
1
1848年1月,圣弗朗西斯科的一处庄园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锯木厂木匠约翰.萨特装上一把特殊的沙子,便急匆匆跑到庄园主苏特尔家中。
这把沙子是他前一天挖土的时候发现的,里面那些特殊的成分在他看来便是黄金。
经过分析实验,这个猜想被证实,而彼时最激动的并非约翰.萨特。
作为庄园的主人,这片土地是苏特尔向当时墨西哥的地方总督租下。
土地属于他,被发现的黄金同样如此。
在他看来,这一锹金沙,便能一夜之间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然而,庄园里有黄金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无数的人来寻宝,引发了著名的淘金潮。
在这片黄金国的土地中,各个城市,各个港口,世界各地的人们一下子都涌到这里。
人们忘记了这个土地属于谁,人们只相信拳头、手枪、暴力,因为金子谁能挖到,便属于谁。
在历史的记录中,很多有关黄金的故事,都充斥着人性的疯狂。
那些想在黄金国中撬开属于自己角落的人,从来不是靠秩序与规则。就像茨威格在《不朽的逃亡者》中描述的那般:
黄金摆在人们眼前的那一瞬,他们立刻变成了野兽。他们拔出刀剑,攥紧拳头,声嘶力竭地狂吼,互相谩骂,每人都想多抢到哪怕一点碎渣滓……
踏入黄金国的“淘金人”,心中往往都怀揣着“成为最富有的人”的梦想,他们打破规则,打破秩序,打破人性。
只为那一把把黄金。
2
只要有能逐利的土壤,遍地便都是黄金的诱惑。
即便时光已经过去174年,黄金国“淘金者”的故事依然在四处上演。
这一次故事的主角是,华尔街对冲基金公司帆船集团的创始人——拉杰·拉贾拉特南。
拉杰·拉贾拉特南出生于斯里兰卡一个泰米尔族家庭,后移居美国,加入美国籍。
在英国上了大学,后来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的沃顿商学院,修得MBA学位。
毕业后,拉贾拉特南在美国大通银行干了两年。1985年,他成为华尔街新兴投资银行尼德姆公司一名分析师。
几年后,尼德姆让他当上研究部主任,1991年又升他为总裁。
即使当上总裁,拉贾拉特南在建人脉、挖内幕方面丝毫没有放松。
分析师杰拉尔德·弗莱明回忆说,一次早晨例会上,弗莱明预测应用材料公司的股票收益每股为41美分。
会后不久,拉贾拉特南就说他的预测不对,某个“可靠来源”告诉他收益应为42美分。
而应用材料公司当晚公布的每股收益正是42美分。
1994年初,拉杰·拉贾拉特南已经掌控尼德姆公司17%的股份,仅次于拥有26%股份的尼德姆本人,这一年他的薪水是100万美元。
拉杰·拉贾拉特南的名字“拉杰”,在印度语里是“王者”的意思,加上姓氏“拉贾拉特南”,就成了“王中之王”。
即便已经拥有了财富,不过对于“淘金者”而言,在遍地黄金的国土中,谁又会仅仅盯着眼前的黄金。
因此,他不断通过上市大公司的管理层人员非法获取公司机密信息,从而在股市交易中牟取暴利。
2019年,拉杰?拉贾拉特南被捕。
两年后,美国曼哈顿联邦法庭周三判决,帆船集团联合创始人拉杰?拉贾拉特南被控告的所有14项罪名均告成立,他所操纵的内幕交易案是美国市场上十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同类案件。
根据联邦检察官提出的指控,拉贾拉特南通过这些内幕交易总共获得了6380万美元的非法收入。
就像曾经的“淘金者”那样,为了捡到更多的黄金,无视秩序,漠视规则。
拉杰?拉贾拉特南用得到的内幕消息从事于非法股票交易。
只是与百年前不同的是,在他的领域内黄金国的土地,都是被法律保护的。
3
越是火爆的行业中,越是充满黄金国的诱惑。沉寂几年的基金行业便是其中之一。
从2021年开始,知名基金经理张坤、葛兰等甚至要去综艺节目露脸,饭圈文化也开始蔓延到了资金圈,“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已经随处可见。
于是,很多人像当年侵入苏特尔庄园那般,看到了遍地都是黄金的诱惑后,便忘记了职业操守与法律红线。
“老鼠仓”便是曾经黄金国“淘金者”,在新的时代里的全新代名词。
所谓“老鼠仓”,是指基金从业人员在基金资金买入某只股票之前,个人资金在低位先行买入该股票,待基金资金将股价拉升至高位后,再率先卖出个人仓位获取利益的行为。
“老鼠仓”严重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基金投资者的钱并非用于投资而是被利用给少数人“抬轿子”牟利,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规则,扰乱金融市场运行秩序。
这样的案例很多,被誉为医药女神的葛大妈,便陷入过这样的质疑。
2020年,葛兰买入500多份额的中欧医疗,大概在一年后便赎回。据统计,葛兰买入金额为1500万,赎回后本金翻番,拿着3000万默默退场。
作为一名基金经理,葛兰的管理仓位越来越大,直接成为新晋公募一姐。即便当前很多中欧医疗基民依然亏损,但葛兰管理费收得异常开心。
除此之外,易方达同样是“老鼠仓”的高发地带。
2004年-2012年,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刘芳洁任职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总理,一度被评为2011年黑马基金经理。
2020年,被爆出在13年里先后控制并操作其母亲“王某蛟”、配偶“苗某萍”的证券账户,非法获利1184.85万元。
在易方达任职期间,刘芳洁通过“王某蛟”证券账户在2009年2月28日至2011年7月7日,交易沪深两市股票共74只,趋同交易股票47只,趋同交易股票只数占比达63.5%,趋同买入金额8761.39万元,买入趋同盈利249.72万元。
除此之外,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陈志民,也曾创造过全国最大的老鼠仓案件的纪录。
2000年12月,陈志民入职易方达基金,当时易方达尚处于筹备之中。随后,易方达基金于2001年4月成立,陈志民曾担任科翔、科瑞、科汇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2012年3月,陈志民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公募业务。
但颇让人不解的是,正当市场人士认为陈志民即将大展拳脚之际,仅一年之后,2013年12月,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民因个人健康原因提出辞职,并已在当年12月16日离任。陈志民的突然辞职,令市场生疑。随后没过多久,
在2014年1月,市场就传出易方达元老级人物陈志民携款跑路,因老鼠仓已经被调查的消息。
据广州市检察院披露,陈某民一案涉及利用掌握未公开信息,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其买卖股票数量达87只,成交金额达 1884084756.25元,非法获利数额达28260587.27元。
易方达是有老鼠仓的滋生土壤的,这一点在马喜德的案例中便能发现。
2013年,马喜德等人涉嫌损害易方达旗下基金利益的交易有1笔,利益金额117万元,上述交易发生于2008年5月至12月间。
易方达基金总裁刘晓艳在“情况说明会”上表示,易方达对马喜德涉案并被取保候审一事是由4月19日媒体报道后才知情。
的确如此。据悉,直到开庭结束,马喜德回公司销假继续工作,易方达仍“不知情”;甚至在事件曝光后,他还在“出差的飞机上”。
在某财经论坛上,易方达基金持有人则直称“易方达内部风控人员是不是都睡着了,你们睡着了我们可就睡不着了!”
4
在内幕交易的层面,易方达也一直备受关注。
例如,作为持有格力电器最多的基金,当年很多人都跟着这个风向标大举买入格力电器。
然而,2020下半年,易方达开始减持格力不久后,格力电器股价创下两三年的新低,格力电器公司自己回购了两百多亿元都不管用,把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都套进去了。
在这里不知道是该为易方达基金经理机敏性鼓掌,还是要为套在格力的人们悲哀。
与易方达基金清仓格力电器相对应的是,易方达基金几乎满仓了长春高新。但按照基金法规定,同一个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合计持有同一家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该公司总股份的10%。
而易方达当时占了公司总股份的9%,因此在长春高新股价大跌的时候,只能是无奈持有。
不仅如此,与易方达关系密切的美的,操作手法同样惹人质疑。
作为易方达大股东,盈峰集团是在2007年,以1.65亿极低的价格,在美的手中买入易方达25%股权。
而盈峰集团的实控人何剑锋正是美的电器实控人何亨健的儿子。
在2020年美的股东大量减持后,易方达一路买入美的股票,很多基金机构业内的人士和股民,凭借着美的和易方达的关联性,也是积极买入。
此外,美的也宣布回购公司股票,并把回购价提高到不超过140元。
董事长和实控人减持价格不过68、87,然而美的居然用公司的钱,以不超过140元的价格回购。
可是,好景不长。在2021年美的集团去年的股价下跌了25%。
跟风追进去的人叫苦不迭。然而,美的集团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何亨健分别在67元和87元附近,顺利减持套现7000多万股,合计套现资金高达56亿元。
基金是个赚钱的行当,在这个行业里遍布黄金。
如葛兰赚的是一年3%的管理费和手续费,即使大家都亏死,跟她也没关系。500亿的盘子,她们一年赚15个亿很轻松。
只是爱财有道,基金行业在2015年经历过一波低潮,只希望名声不要再被不专业的基金经理搞臭。
真的想凭本事在基金的黄金国里开疆拓土,提升自己的真本事才是可行之道。
如果只想做“淘金者”,踩红线、越雷池地捞金。坑害的是广大基民,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 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sjilidatousu@homevips.uu.me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fsjilida.com/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