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励嗒│卡31反潜直升机(卡31和卡28的区别)
众所周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俄两国在武器贸易方面的合作可以说达到了新的高度。无论是苏27、苏30、现代级驱逐舰这些大家伙,还是航空发动机、防空导弹、火箭炮系统这些“小东西”,我国与俄罗斯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在我国引进的装备中,有些已经开枝散叶发展出了国产型号,不过也有一些装备引进后因为“水土不服”而未成大器,当然还有一些买进来后并未派上用场。那么,这其中就包括2010年左右海军以3亿美元价格引进的9架卡31预警直升机。这批卡31预警直升机原本是为辽宁号航母量身准备的,可是时至今日无论是在辽宁号还是山东号航母上都没有见到这9架卡31的身影。那么仅仅照此来看,当初花巨资买来卡31纯属是在浪费,不过以当年的情况来看却并非如此。

航母预警机对现代海战至关重要,辽宁号航母出于无奈只能选卡31
舰载预警机通常被誉为航母的瞭望哨和千里眼,它们可以在距舰队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以外的海域,实时监控敌情或可疑飞行物,引导并指挥舰队防空、反舰火力以及战斗机编队对来袭目标进行精确拦截和打击,它在大规模海战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本世纪初我国在改造瓦良格号航母之时,便开始着手“寻找”航母的配套装备——舰载预警机。因为瓦良格号航母采用的是滑跃甲板起飞的方式,所以像E-2D“鹰眼”这样的大型固定翼预警机在瓦良格号上根本没办法起飞。更何况在21世纪初,我国空军大型预警机技术正遭遇西方国家重重打压和封锁,空警2000飞机刚刚起步,所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为辽宁号航母量身定做一款固定翼预警机。

最终我国只能把舰载预警机放在直升机平台上进行考虑。虽然当时我国改进研发的直-8系列直升机有很好地改造潜力,但是当时国内并无任何研发预警直升机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而且当时国产直升机的研制和生产也因为加拿大断供惠普系列发动机而遭受了“挫折”,因此按照“瓦良格”号的改装速度,我国要想为其量身定做“预警机”并不现实,所以就只能考虑外购。根据当时的背景,我国能选择的余地也很小,所以最后就选择了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的卡31预警直升机。

卡31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本便是为苏联海军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专门打造,可以说与瓦良格号航母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卡31预警直升机采用卡29突击直升机机体进行设计改造,继承了苏联直升机一贯的共轴双旋翼设计,拥有较为优异的低空稳定飞行性能。机腹下方安装有一套无源相控阵天线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可在母舰150公里的范围内时实监控4570-3200米高度的来袭目标,它对战斗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的预警距离为120公里,对大型水面舰艇的搜索距离为300千米。因此,在当时国产舰载预警机处于“难产”的条件下,海军便以3亿美元的价格以俄罗斯购入了9架卡31预警直升机。首批卡31于2010年11月份陆续开始交货,直至2013年前全部交货完成。

国产直升机技术发展超出预期,卡31引进后便被国产直18Y所取代
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辽宁号航母已经交付了10余年的时间,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在其甲板上见到卡31预警机的影子,它反而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国产072坦克登陆舰、现代级驱逐舰以及052C驱逐舰的后甲板上,而辽宁号上原本卡31的位置却被一款名为直-18Y的国产预警直升机取代。

其实,究其原因,还得从卡31直升机固有缺陷和国产设备的发展说起。一方面,海军在引进卡31后或多或少也发现了这款机型的缺点,特别是在雷达系统方面,因为苏联电子工业的拖沓,卡31装备的E-801M"眼睛"雷达的总重量竟高达200公斤左右,这严重制约了直升机的有效载荷。而且该型雷达在探测距离、精度以及反应速度方面早已经与当时国际上较为时髦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脱节,它甚至没有数据处理能力,所有侦测到的信息都需要传回军舰进行整合分析,这在争分夺秒的现代战争中非常至命。

另一方面,我国引进卡31之际,赶上了国产直升机技术发展的井喷期,受益于国产涡轴-6C发动机技术以及国产雷达技术的成熟,新型直18Y预警直升机很快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与卡31相比,最为明显的是直18机体更大,这意味着该型直升机内部可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安装更多的计算机处理设备。有数据表明,直18Y除了2名驾驶员以外还配置了4名操控人员,这一点甚至超过了美军E2D固定翼飞机的5人乘员配置。而卡31由于内部空间狭小,无法安置更多的设备和作战人员,因此这也就决定了这款预警直升机不具备对空指挥引导能力、反应时间慢、不得离母舰太远的特点。而且出于机体以及发动机的原因,直18最大升限为8000米,最远航程超900千米 ,具有3小时的滞空时间,所拥有的作战性能远强于卡31(卡31最大升限3500米、作战半经150千米、滞空时间2.5小时)。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直18Y所使用的是AESA电扫描有源相控阵柱状天线,该型雷达拥有500个天线阵元,几乎是“眼睛”雷达的5倍,在探测距离、精度、分辨率、合成图像、反应速度方面,总体优于卡31机载雷达系统。因此,在“双重压力”之下,卡31最终没能成为辽宁号航母的标准配置。

引进卡31并非浪费,依然可以让它发挥余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年3亿美元的订单成了亏本买卖,或者说这项军售本就是多此一举,因为结合当年中国海军的发展情况来看,引进卡31十分有必要。

首先,引进卡31预警直升机从根本上解决了辽宁号航母舰载预警机从无到有的问题,这对海军进一步发展远洋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知道,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国“无敌”号、“竞技神”号航母因为没有预警机平台,至使英国特混舰队不得不把防空舰部署特混舰队外围充当警戒舰角色。加之,由于舰载雷达受电磁波直线传播和地区曲率影响,存在一定的低空盲区,阿根廷战斗机便紧紧抓住这一机会,以超低空突袭的方式一举击沉击伤英国18艘军舰。

由此可见,一支没有舰载预警机的航母编队可以说是“睁眼瞎”,对于辽宁舰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当时引进卡31预警直升机计划部署到辽宁号航母上并非不明智之举。这也只能怪国产直升机平台和电子雷达技术发展过快,导致卡31引进后“屁股还没有坐热”,便被性能更优异的国产直18Y取代。当然,以国产航母的发展速度来看,9架卡31根本满足不了国产航母的发展需求,卡31最终被国产飞机所取代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这时间超出了当时的预期。

其次,虽然卡31终究未在海军航母编队中做大做强,但却为海军进一步了解使用以及磨合舰载预警机平台起到了很大的过渡作用。要知道,直18平台最早于2013年露面,预警型至少也是2014年之后的事情,因此在辽宁号服役后的短短数年时间里,俄制卡31的确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使用直18Y预警机积累了很多的经验。除此之外,虽然卡31没有被辽宁舰选中,反而出人意料的部署在了国产072坦克登陆舰、现代级驱逐舰和052C驱逐舰上。尽管卡31与直18Y相比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由于卡31体积小,对搭载平台要求低,部署的平台较广,海军大部分主力舰艇均可搭载。

在护航或编队作战中,该型直升机兼顾对空和对超低空目标警戒用途,可将驱护舰的“眼睛”延伸至数百公里以外。与此同时,卡31还可作为“鹰击”-83A、“鹰击”-12/62等反舰导弹中继制导机使用,可有效提高海军编队或单舰防空、反航能力。随着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增加,卡31预警直升机仍在驱护航编队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小结:总而言之,从以上情况来看,当年我国引进卡31并非不明智之举,只不过是由于海军舰载预警直升机技术发展过快,才导致这款直升机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要知道,印度海军至今已购买了19架卡31预警直升机,我国购买的卡31虽未能被航母看中,但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度航母的真实预警作战能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 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sjilidatousu@homevips.uu.me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fsjilida.com/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