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跌停板庄家能出货吗,一字跌停是什么意思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作者:李训军7月,国际油价承接上月跌势,并且跌幅有所扩大,导致成本支撑坍塌并沿产业链向下游传导。叠加季节性需求淡季影响,国内石油及炼制产品、有机化工、化纤、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等呈现普遍下跌的局面。石油及炼制行业国际原油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作者:李训军
7月,国际油价承接上月跌势,并且跌幅有所扩大,导致成本支撑坍塌并沿产业链向下游传导。叠加季节性需求淡季影响,国内石油及炼制产品、有机化工、化纤、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等呈现普遍下跌的局面。
石油及炼制行业
国际原油价格反复震荡,但整体价格重心明显下移。受此影响,国内石油及炼制产品震荡下跌为主,其中成品油零售限价历经两次下调,对成品油批发价格构成压力。国内汽油下跌300~950元(吨价,下同),柴油下跌350~700元。国内液化石油气也有所下跌。民用气主要受季节性消费淡季影响,工业用气则是下游开工下降导致需求萎缩所致,最终两者形成了共振式下跌的局面。
生产方面,国内主营炼厂平均开工负荷为69.33%,较6月相比提升0.24个百分点。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平均开工负荷为66.40%,环比提高1.92个百分点。截至7月27日,国内成品油贸易单位柴油库存占库容的比重在31.12%,较6月底下降0.83个百分点。山东地炼汽油库存占比23.94%,较6月23日提高1.83个百分点;地炼柴油库存占比17.37%,较6月23日提高5.87个百分点。
利润方面,石油炼制产品价格有所下跌,但成本同比下降,因此部分产品利润得以修复。山东地炼平均综合炼油利润为66元,实现扭亏为盈。
后期来看,随着部分主营炼厂结束检修,预计石油炼制产品供应将继续有所提升。综合分析,国内汽柴油价格或有所上移,但受制于成本影响价格上涨力度或相对有限。
有机化工
国内有机化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原油宽幅震荡并且重心有所下移,化工市场成本支撑动摇,同时需求端依然未有明显复苏,导致化工市场普遍下跌。化工市场跌幅较大的是辛醇,当月均价为8379元,较6月下跌23.33%,其下游DOP均价为8953元,较6月下跌18.79%。此外,冰醋酸均价为3642元,较6月下跌了18.21%。
生产方面,甲醇开工负荷为69.07%,较6月下降4.42个百分点;食用和工业乙醇月度开工负荷为37.83%,较6月下降10.91个百分点;苯乙烯开工负荷率在71.70%,较6月提高了2.45个百分点。国内甲醇产量为633.70万吨,较6月减少16.13万吨;食用和工业乙醇产量为50.43万吨,较6月减少13.07万吨;苯乙烯产量在116.13万吨,较6月减少10.39万吨。
利润方面,西北地区煤制甲醇平均亏损343元,较6月亏损幅度下降6元;苏北95%木薯乙醇平均亏损157.92元,较6月平均亏损增加33.36元;国内非一体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平均亏损293元,较6月收窄48元;石脑油裂解制丙烯平均亏损2223元,较6月减少455元,煤制丙烯平均亏损为1218元,较6月减少216元。
后期来看,国际油价仍然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和需求不及预期的压力,中长期来看后市仍不乐观。重心下行或将是油价下半年的运行方向,化工市场成本支撑的逻辑将逐渐向供需驱动转变。化工市场需求端复苏的力度暂时难以乐观,市场缺乏足够的上涨动能,因此化工市场或将延续震荡下行趋势。
化纤行业
化纤行业多数产品也以震荡下跌为主,其中涤纶长丝市场先跌后涨,但整体价格重心有所下移。涤纶长丝月均价为8042.86元,较6月下跌11.06%;涤纶短纤均价为8034.52元,较6月下跌8.13%。此外,化纤原料产品PTA、乙二醇等分别下跌了13.72%和11.62%。
生产方面,涤纶长丝平均开工负荷为69.35%(含切片纺),较6月下降8.05个百分点;截至7月27日,江浙织机综合开机负荷为51.45%,较6月末下降5.50个百分点。涤纶长丝产量为299.05万吨(含切片纺),环比下降5.67%。其中浙江省涤纶长丝产量为194.63万吨,较6月下降11.52%;江苏省产量为80.86万吨,较6月增长7.91%;福建省产量为18.97万吨,较6月增长7.51%。截至7月28日,涤纶长丝POY主流库存在24~33天,FDY主流库存20~28天,涤纶DTY主流库存25~33天。
利润方面,涤纶长丝POY150D/48F平均生产毛利为110.51元,较6月增长24.73%。国际油价震荡下跌,涤纶长丝熔体成本下滑,并且涤纶长丝价格跌幅小于成本跌幅,因此行业利润得以修复,直纺涤纶短纤行业盈利水平也有所改善。截止到7月26 日,涤纶短纤毛利均值为233元,较6月(亏损145元)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后期来看,聚酯原料成本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供给端,聚酯装置重启较多,行业开工或将提升,叠加新增产能释放,产量较6月将有所增加。加之当前库存高位,预计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需求方面,坯布市场仍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加弹、织造开机率存继续下降空间,需求端仍难有明显改善,因此化纤市场或震荡偏弱运行。
塑料及制品
受原油下跌及需求未有明显改善等因素影响,塑料及制品市场延续偏弱运行态势,主要产品均有所下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均价为8298.73元,较6月下跌6.77%;均聚聚丙烯粒均价为8246元,较6月下跌5.49%;聚氯乙烯粉均价为6655元,较6月下跌18.23%。
生产方面,聚乙烯装置开工负荷为72.49%,较6月下降5.25个百分点;聚丙烯装置开工负荷率为82.24%,较6月下降0.01个百分点;聚氯乙烯开工负荷率为78.48%,较6月提高1.52个百分点;农膜开工负荷为23%,环比提升8个百分点。聚乙烯石化企业检修损失量为45.52万吨,较6月增加12.07万吨;聚丙烯装置检修损失量为49.40万吨,较6月增加8.22万吨;聚氯乙烯检修损失量为20.73万吨(包括长期停车企业),较6月减少5.2万吨。聚乙烯产量预计在184.69万吨,较6月下降5.53%,同比下降3.72%;聚丙烯产量预估在252.69万吨,环比增长4.83%,同比增长3.49%;聚氯乙烯粉产量预估为191.02万吨,较6月增长5.38%,同比增长2.01%。主要企业聚乙烯库存较6月相比下降8.40%,降幅扩大了9.17个百分点,依然高于正常库存水平。
利润方面,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塑料产品生产成本下降,聚烯烃产品亏损压力有所缓解。石脑油制聚乙烯生产企业平均亏损为1558.43元,较6月下降384.7元;油制聚丙烯生产企业月平均亏损1711元,较6月下降410元;聚氯乙烯生产主要以电石法为主,电石价格虽小幅下跌,但聚氯乙烯跌幅相对较大,因此聚氯乙烯亏损力度有所扩大。主要地区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平均亏损1020元,较6月下降1209元。
后期来看,成本端波动重心或继续下移,对下游聚烯烃市场支撑力度有所减弱。供需方面,国内石化供应量有所增加,而终端需求有所启动,且临近传统消费旺季,因此市场先抑后扬的概率较大。聚氯乙烯方面,供应存增加可能,需求环比或略有好转,但预计供需基本面变化不大。除此之外,宏观面不确定性较大,市场暂未有明显驱动,预计价格或将区间震荡为主。农膜方面,原料聚乙烯市场预计先跌后涨,棚膜需求继续回暖,工厂订单增加,但开工有提升预期,供需博弈局面下预计农膜成品价格或偏弱窄幅调整。
橡胶及制品
橡胶市场整体表现欠佳,除丁基橡胶微幅上涨外,其余均以震荡下跌为主。丁基橡胶均价为17900元,较6月上涨0.19%;顺丁橡胶均价为13720.63元,环比下跌5.40%;天然橡胶均价为12271.83元,环比下跌3.98%;丁苯橡胶均价为12206.75元,较6月下跌3.11%。
生产方面,乳聚丁苯橡胶开工负荷为64.26%,较6月下降0.54个百分点;高顺顺丁橡胶装置平均开工负荷为67.07%,较6月下降0.45个百分点;全国轮胎企业全钢胎平均开工负荷预估为60.49%,较6月开工提高0.84个百分点;全国半钢轮胎生产企业月均开工负荷预估为64.58%,较6月提高0.11个百分点。
利润方面,原料丁二烯价格跌至9700元,苯乙烯价格涨至9600元。综合分析,月内乳聚丁苯橡胶生产成本环比提高,生产企业利润有所降低。乳聚丁苯橡胶生产企业平均亏损1128元,较6月相比亏损幅度扩大412元。丁二烯出厂价格偏弱震荡,高顺顺丁销售价格跌幅滞后于原料,且月末顺丁橡胶在供应偏紧支撑下窄幅反弹,利润空间显著改善。高顺顺丁橡胶生产企业平均盈利316元,较6月增加81元。
后期来看,天然橡胶方面,季节性供应旺季下产量及进口或呈现增长态势;需求端虽内销市场随着物流的恢复或呈现小幅提升,但企业出口订单高位回落,成品压力犹存,因此天然橡胶市场整体将处于底部震荡运行为主。合成橡胶方面,相关产品沪胶、原料丁二烯价格均呈现出偏弱运行态势,价格不乏继续走低,且轮胎行业受高温天气影响,其开工负荷延续低位运行态势,故对合成橡胶需求体量难有改善,预计合成橡胶价格震荡筑底为主。轮胎方面,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呈现底部震荡运行为主,同时合成橡胶价格区间震荡,价格虽然不排除有反弹机会,但幅度有限,对轮胎生产成本影响有限。预计轮胎市场价格或延续僵持整理运行为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 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sjilidatousu@homevips.uu.me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fsjilida.com/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