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为什么要杀融资盘,资金盘是什么

问答里遇到个问题把我给问住了,啥是盘?于是画了个盘圈儿分类索引,随后又想起来,盘圈乱七八糟的事儿都很零碎,于是就简单整理一下,也算是个基础性科普。盘的合法与非法,是另一个问题盘的称呼,也许最早来自于金融概念里的操盘手,从来源上看是一个很笼统的称谓。股市里的操盘手,总不会是非法行

问答里遇到个问题把我给问住了,啥是盘?

于是画了个盘圈儿分类索引,随后又想起来,盘圈乱七八糟的事儿都很零碎,于是就简单整理一下,也算是个基础性科普。

主力为什么要杀融资盘,资金盘是什么

盘的合法与非法,是另一个问题

盘的称呼,也许最早来自于金融概念里的操盘手,从来源上看是一个很笼统的称谓。股市里的操盘手,总不会是非法行为吧,地产商开盘卖楼也是个盘,不可能非法,所以盘只是个相对的“描述性措辞”(连概念都算不上)。

延伸到金融诈骗时,盘的称谓是从资金盘而来,而最原始的资金盘称呼,就是对应直销的产品盘的,意思是有产品的以产品为导向的称之为产品盘,没产品以拉人头为导向的(早期的原生态传销的原始股盘)称之为资金盘,这词儿本身是个黑话。

  • 宏观上盘这个词儿,与合法非法无直接关系;
  • 中观层面因为有产品盘的存在也没有必然关系,
  • 细化到资金盘时,才会和法律产生强关联。

先讲清楚前提,否则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失去同一律就没有意义了,易铁这篇文章里仅仅针对资金盘这个微观层面概念。

资金盘,什么东东

这个很搞笑的词儿,从纯粹地下犯罪世界的黑话切口,变成流行性词汇,盘的这个盘儿里,到底是装的什么东西?

  • 从逻辑上归纳,盘里装的是钱,这是表面现象;
  • 因为纯粹只有钱没有人的肯定不会称之为盘;
  • 同理,只有人没有钱的也肯定不是盘;
  • 最奇妙的是,有人有钱的也不一定是盘,总不能说某公司是个盘吧。

这样一番绕口令下来,盘这个概念就很模糊了。

  • 盘里,钱是人带来的,这是肯定的;
  • 盘里的人,我简称为盘民盘民相互之间没有契约,均为自然人,大多数情况下为同进同退心态而抱团;
  • 操盘手,与盘民,有各种承诺,或口头或契约;
  • 操盘手会利用盘民的钱去赚钱,还给盘民的可能是更多的钱,也可能是债务、银手镯、后悔药、家破人亡。

资金盘,就是指用一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地推网推、传销或非法集资)吸引一群人,利用他们的钱、流量、甚至人格,进行或真或假的金融投机行为。

资金盘,是“盘”的折中逻辑

快刀直杀:

就像杀猪盘一样,以快见长,时间越短操盘手法律风险越少,微信群里的短期诈骗盘也是,一月铺垫三天收割,不论多少直接消失。所以此类基本上都是纯诈骗性质,称之为诈骗盘。

慢刀慢炖:

所有商业中的会员制,几乎都是这个类型,有钱慢慢赚不急于一时,这种思路符合正常商业思维,卖产品搞销售的产品盘都是这个路数,跳转后就会发现没啥刀不刀的,这就是正常标准的商业逻辑,这也不是资金盘的路数。

折中体:

快刀直杀钱太少不划算,慢刀需要系统全面的实体操盘能力,暴富是没有耐心的,更关键的是没有诱惑力。所以资金盘就是快慢的一个折中体,以实业为幌子比较快速地圈更多的钱,也就是以合理合法的形式去快速收割,时间从诈骗盘的一个月拉长到一两年甚至三四年,但涉及资金量就从几万几十万,变成几亿几十亿,甚至几千亿。

盘圈儿里,最常见的电商盘到返利盘(直销产品盘异化而来),再到纯粹吸钱的金融集资盘(即早期资金盘),和最激进的币链矿盘(封杀后又折中为所谓通证经济幌子),就反映出这种折中效果。

资金盘的简单逻辑规律

规律一:底层逻辑越傻的资金盘,生存时间越短

太傻的诈骗盘只能收割一次,太傻的人钱也不会很多,有钱的人相对常识会多一些,所以诈骗盘的开盘底色很难骗到大钱。如今的年代若还有人说去种树赚钱,是不会有人投钱的(三十年前的摇摆机、二十年前的万里大造林、五年前的MMM互助盘)。

规律二:限制越多,生存时间越短

MMM这样的互助盘底层逻辑,看起来傻到没谱了,但是骗完了俄罗斯骗欧洲,最后把中国人骗了一大堆,虽然很傻但把全世界骗一个遍,也是一种生存策略,同理,针对老年人、针对宝妈、针对离异者的骗局,盘子不会大。

相对之下杀猪盘的逻辑是找“肥”猪杀,是做“深度的垂直细分市场”不做宽度。

规律三:越暴利的,相对生存周期越短

新的接盘资金要大量支付给上一层盘民,支付的比例越大越快,对新接盘者的人数要求越多,对钱数要求越大,也就意味着难度加大,同时外在因素里舆论关注度越高,推导结论就是,崩盘周期越短。

规律四:越不合规,天降正义越快;越合规,案值越大

天降正义是外因,越不合规执法经验越丰富,相对而言被惩罚的速度越快;

相对越合规就是伪装越好、或钻法律空子越好,会导致时间线被动延长,是越合规越容易变成惊天大案,每一个年度性最大传销案,都是这种特征。

规律五:关网跑路,已经不是资金盘的必然结果

越来越多的盘,会“合规”的合法收割,不用跑路了。像PULStonke这样跑路还要发个声明的生瓜蛋子会越来越少,以后收割术越来越高,甚至割了都不知道被割这种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以后千亿级资金盘可能会每年好几个。

2022年,易铁的预测:整体资金盘发展方向,会从恶性经济犯罪向商业犯罪方向转变,通俗地说就是合法收割逐渐变成趋势,罚款越来越多,判刑越来越少、越来越轻,给他们做合规的律师也会越来越多,此地盖戳确认。

规律六:用已有经验猜测下一个神盘,是不可能的

神盘之所以神,是因为有一定庞氏创新”的成分,复制模式做不到神,换句话说就是,神盘是碰运气碰来的,随机变量太多,内因有盘圈低谷期因素、其他类盘子转型期因素等等,外因的天降正义里有时候纯粹取决于地方的敏感度,有时候取决于经验和精力,也有不可抗力和不可描述因素。

总之原因非常多样化难以归纳,是个玄学。

规律七:信息滞后受众人群,是骗子的最后一个铜板。

一般而言,老年人成群结队进资金盘时是最后一棒,中年女性搭伙结伴是倒数第二棒,场景化描述则是,线下你在公园和菜市场、十八线小镇听到的项目,线上一搜索铺天盖地介绍的项目,就是最后的狂欢期。

此时崩盘,就在举头三尺的距离。

规律八:进盘太早,也是大概率赔

开盘操盘的世界,不为常人所知,起盘多少需要点启动资金,也需要启动人气,还需要看起来比较有诱惑力,所以不是每一个盘子,都能起盘成功的,七成起盘期的盘子还没轮到天降正义,就自己完蛋了,只是大家看不到而已。

盘民们听到后会认为潜台词是,不早不晚的进去,不晚不早的出来,嗯,听起来就像是废话了,那就对了。

资金盘的复杂逻辑,几个判断方法

(脑子轴的直接跳过这一段,看不懂的也跳过去)

逻辑一:搞钱越多越快的盘子,商业落地可能性越低

钱来得太容易,会被冲昏头脑,资金盘落地是把一大堆琐碎进行系统化且市场化,是一种极致的理性行为,理性无法抵抗大量金钱带来的感官冲击,所以资金盘世界里,落地基本都是扯淡,即便不是百分百也是无限接近。

逻辑二:底层模式不同导致杠杆率不同,“市场因素”、崩盘周期、天降正义都有所不同

再好的产品在直销盘微商盘里,都有周期,因为产品本身在市场中的状态是由千头万绪的市场因素影响的;同理,再好的资金盘模式,“市场接受度”也是“舆论市场”的因素影响。

底层模式中的内在市场因素和外在“舆论市场”因素,就会有一个相对不同、但同类型又相对雷同的运动轨迹,盘圈儿分类索引图,就是区分底层模式的基本方法,意思是细分种类中一样的盘子,其周期及变量具有可参考意义。

逻辑三:盘民群体意识的两个特点,可塑性与不可逆性的辩证逻辑

追求落地的盘子,会控制“团队”规模便于管理,会控制资金总量控制成本,也会控制金钱荷尔蒙对自己的冲击,也就是控制力和自制力都极强,理性的表现形式就是:不煽动

单从资金量来看,落地对钱的追求是有边界的,太多的钱就意味着太高的利息支出压力,所以追求落地盈利必然会克制圈钱规模,这是融资成本是必然要做财务计算的,当利息支出达到盈利预期十倍(产品盘三倍资金盘十倍)、团队计酬拨比超过90%,群体意识因暴富现实即产生变质,其庞氏结局已经不以个人和群体意志为转移,只能以法律意志为终结,摆放在桌面上的表现形式就是改模式改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新一轮解释性洗脑。

群体心理看,群体意识也是意识,具有一定可塑性,当每个参与者的贪欲被暴利点燃,群体意识集中于当下欲望时,可塑性即逐渐消失,变质进入追逐暴利的不可逆转期。为什么?由奢入俭难,吃惯了的山珍海味再回头粗茶淡饭很难,而群体则更难。(这个矛盾的源头起于直销)

可塑性一旦消失,矛盾变化以不可逆性为主导,崩盘就开始倒计时,数据可能短时间还会向上(荷尔蒙有一定延迟),但结局就已注定。趣步群体意识变质节点是2019年8月,之后群体只追求积分价格上涨带来的金钱荷尔蒙刺激,是非理性地与消费的相对理性有矛盾,但认知和行为经过两三个月时间沉淀,群体内的自发洗脑再煽动强化,非理性占据主导,落地实业契机就一去不复返。

落地实业是看是否有消费者自发性买单,群体的非理性成分,不以操盘手意志为转移,更不以操盘手口头宣传为转移,个体的共性是群体的特性,其内就是个天然发酵池,答案都在乌合之众里写着,不用推理演绎。

强行改模式会必然性流失人员数量,对多数操盘手来说是立即死亡,拖延则是延迟死亡,美其名曰时间换空间;那些闭着眼睛强改的是因为脖子上有叨,怕社会风险而和稀泥,于是变成装死式崩盘,还是逃不掉宿命。

(隐含的节点问题在于,可塑性结束之前转向,此时操盘方没几个钱,暴富神化还没造出来几个,很容易信心崩盘,江湖传言改模式就是跑路特征,有一定概率但不完全是)

逻辑四:改模式的悖论(相较于正和博弈产品盘)

调整模式、改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延续,是细节或局部的完善,一旦因为资金链问题、外界舆论压力进入被动应对状态,其参与者群体被潜意识的回本诉求驱动,可塑性会加速消失。

我们跳脱出来换位思考:内心能够冷静客观且极力克制金钱荷尔蒙冲动,还要面对内部乌合之众的“正能量暴富”诉求,外部舆论质疑和喷子标题党谩骂,这是一个有足够的能力自信、有足够社会经验的理智者的可选项吗。所以偶尔我也会做操盘手背调,有机会也会去当面用语言沟通测试,但我们用常识判断更直接,有污点背景的人,反复承诺又失信的人不可信,不可信的不是人品,而是对其能力的彻底否定。

反证,主动性调整是需要战略规划的,这种行为在产品盘中存在,都是“轻模式”,不仅不会嚷嚷暴富,一开始就会控制暴富,轻量级销售性团队计酬的产品盘很多都能证明,实证推理和反证推理在逻辑上完全重合。

所以,改模式落地是个现实悖论,是资金盘拖延崩盘时挂的羊头,圈钱是他不变的狗肉,不论其主观意图是否真想落地,开盘不久可塑性消失就确定了结局,逆天改盘命我也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但一直没看到,最夸张改模式效果是MBI和盖网,改了几次都能续命一年,但也仅仅只是拖延而已

别以为我说的悖论很轻巧,法学界有人在这坑里十余年挣扎未果,但捞钱确实够多。

资金盘认知误区

(易铁讲的误区,是指流行在网络中盘民对资金盘的认知误区)

生存周期的误区:生存是指长期良性化存在,不是短期存在

有人接盘就能长命百岁?这是不可能的,只是找到接盘的再续命而已。在盘民视野中,能看到有人接盘,就认为会无限期有人接盘,无视外在客观规律,这种观点只是纯粹的洗脑说辞。

现实中不可语冰的夏虫,总是用“活在当下”来反驳我,很囧。

落地实业的误区:落地不是吹牛落地,是造血盈利

落地的意思是造血且盈利,盘民往往认为看到盘子嚷嚷开个商城就是落地,搞个地推就是盈利,而实际落地需要数据支撑,类似股市融资每年要发财报一样,财报好股价就涨。

资金盘不得不去宣传落地,但是再怎么宣传数据是不会给的。就像趣步从趣步商城、到千城万店、再到返利电商、再搞乡村扶贫,没一个能坚持半年的,所以就是炒作喊口号,马甲多吧,我每年收集马甲都很辛苦的。

认知定位的误区:资金盘是互联网金融

资金盘大多数是以金融为幌子的金融诈骗、非法集资、传销,极少有严格意义上的商业行为依托下的融资行为,离金融更远。

把一坨牛粪晒干了拿去交易所,以晒干时间长短作为增值定义,能是金融品吗,看起来很像是,有用,可存储,不臭了,挺像金融品的唉。

合规合法的误区:合规即合法,合法即保证赚钱

合规这个行为,只是符合政策现状,不代表最终合法,更不代表合规就必然盈利,正常商业行为和投资都可能会赔钱,这是社会常识。

这个说法来自于直销传销混淆时代里,直销人说自己比传销合法所以肯定能赚钱,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洗脑话术,这也证明了直销话术是广义盘圈习得性的意识形态底色。

没有人赔钱的误区: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没人举报不代表没人赔钱

作为庞氏一种,资金盘也是拆东补西借新还旧,但是我们把时间切一下香肠,会发现崩盘前看是所有人赚钱,但这明显是违背经济规律常识的鬼话。

不能用静止思维看那一片儿香肠,看动态发展,时间线一拉长,赔钱的铺天盖地,维权的鸡飞狗跳。

投资误区:资金盘是投资

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本身决定资金盘不可善终,所以,从全局来看任何在资金盘中的投入都是投机行为,不可能是投资,更不可能是严格意义上的投资,投资乌合之众的情绪算是投资吗。

盘圈儿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抵押贷款、借钱、高利贷去参与,梭哈是常见口号,这不是投机是什么。

盘民的代表性心理

以年龄划分三种代表性心理:

  • 年轻人:快进快出,毕竟是一个骗局;
  • 中年人:有人赚钱,试试,赚钱再复投加注;
  • 老年人:有福报的人才会遇到这样的机会。

以大致学历认知划分三种代表性心理:

  • 大本以上:保持敏感随时撤退,坚决不做最后一棒傻子;
  • 初中至大专:人挺多,这时候赚钱应该没问题;
  • 初中以下:我梭哈,赢了嫩模输了搬砖。

资金盘的变量和确定性因素

资金盘的金融犯罪,无疑是走在法律前面的,因为法律本身也天然的亡羊补牢。

正因此,天降正义是一个非常不确定性的因素,随机性极强,很难把握规律,既有宏观层面变量,有纵向具体辖区片区的局部变量,也有横向具体行业关联变量,还有神秘莫测的舆论变量,于是我们会看到:类似TST微商盘的闹剧、云联惠趣步的囧剧、善心汇的狗血剧、民族大业的NC剧,都是广义盘圈儿内的事儿。

内在发展变量里,首先受模式和制度影响,又受制乌合之众群体意识的不可控性,四周诱惑的游离性干扰等等,复杂又微妙,我经验再多也只能从123去推理890,中间总有些变量因素无法预测。

资金盘唯一的确定性:被天降正义概率是接近百分百,因为有些盘子没人举报,而人去盘空是绝对的百分百,不用质疑,有十年以上的活跃的资金盘吗,没有,五年以上的已经是稀有神盘了。

资金盘的诅咒

盘圈儿是个填满暴富欲望的世界,盘民是个感性的群体,

理性,克制,通透,盘圈里没这种人,为什么?

这种人不会舍近求远混盘圈儿,这对他来说是弯路。

已经混盘圈儿的,情绪基因里没有理性克制,为什么?

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混盘圈儿,就会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这是个诅咒。

进来了,就一直被诅咒,投机变成一种职业,或常态性兼职态,即为盘民,寄希望于“正能量”情绪支撑的项目,这个“寄希望”体现出的投机心理显然是非理性的底色。

盘圈诅咒的哲学悖论:

破得了贪,就能破得了诅咒,

破得了诅咒,就不会在盘圈儿里执着贪。

资金盘的现实情境

广义范畴的盘,笼统有4亿以上人波及;狭义层面的资金盘,在高峰期有3亿人次,资金盘传销是现阶段传销的主力军,这么大的面积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内卷和躺平起因不在这里,但广义盘圈的思维扩散给社会后,对其有很大的推波助澜下图蓝线轨迹。

主力为什么要杀融资盘,资金盘是什么

广义盘圈意识形态图

中国民间的零散游资消耗在各种盘里的年均最低值0.5万亿,最高值3万亿人民币,不要以为这是信口胡说,币圈人群与盘圈重合度极高,其他盘子一到低谷期都会涌入盘圈儿,产品盘数据有公开信息,币圈的数据也是公开的,稍作推理就可以了,跟踪观察时人员流动轨迹也在图里。

总有这么一类网友留言:你说这个不能做是传销,那个不能做是资金盘,那咱老百姓能做什么金融项目呢?遇到这种真诚的鬼问题,我吐血多年依旧不知道怎么回答,资金盘就是社会底层信息不对等人群打不醒的美梦,是其人生的噩梦。

做一个抽象概括性描述,资金盘,就是利用社交关系进行的各种涉众经济犯罪。

挑战

对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法律严重滞后社会现实,资金盘的犯罪形式更新迭代非常快,币圈在前面冲锋陷阵,盘圈在后面拾牙慧二次创新,加上产品盘外溢辅助,洗脑培训盘的话术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几个圈子交错影响“互相促进”,仅仅靠运动式打击风暴来解决,按个葫芦下去能起来七八个瓢,不是慢了一拍,而是慢了两三拍。

新防非条例刚出台,遇到趣步这种“去中心化”版本的庞氏骗局,简直就是还没出门口就摔了个大跟头,擒不住。

电信诈骗消耗了多少公共资源依旧不能可控,资金盘波及人群亿级、涉及金额万亿级,社会舆论都用资金盘这么“幽默”的非标准词汇来代称,就足以证明看问题的角度,大有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 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sjilidatousu@homevips.uu.me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fsjilida.com/9541.html